冷藏运输上,目前我国在冷冻中用于运输的专门车辆很大部分来自于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专业化的冷冻物流冷库建设上,我国目前冷库总容量700多万立方米,相比市场需求而言缺口仍然较大,而且各类冷冻物流冷库的结构并不合理,大型冷库项目较多,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相对较少;肉类冷库建设较多,果蔬冷库建设还比较落后;城市销售市场冷库发展较快,产地加工冷库建设比较缓慢。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车辆的制冷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冻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易腐食品的流通提供质量保障。冷冻物流率,即易腐货物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只有10%~20%,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达到80%~90%。
缺乏国家标准固然掣肘冷冻物流发展,但更使行业困扰的是,即便有了标准,也缺乏监管者去严格要求企业执行。目前冷冻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冷冻物流各环节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在接受了国家关于冷冻物流行业振兴的政策支持之后,各地物流园区中心开始如火如荼的建设,想通过硬件资源的极大丰富来带动行业跨越式发展,然而,中国目前的信息化流程没有形成环状流通,企业内外信息脱节,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供应链上资源的浪费。对于冷冻物流业务的需求者来说,在选择合适自己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时,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是衡量其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讲,完整的信息化投入算得上是物流企业一项价值颇丰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