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涂料行业在惶恐和迷茫之中渡过了2013年,2014的到来也没有给行业带来多大的惊喜。终端客流量、成交率依然在下滑,经销商亏损比例在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依然在不断攀升,利润率逐渐走低;卖场的面积依然在不断扩大,各商场的竞争越演越烈。炒作概念,血拼渠道资源,打价格战等常规的策略手段已经被发挥到了极致,也难有明显成效。大家都在寻找新的突破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神话。涂料行业也不例外,2013“双十一”华润、立邦网上销售逐步增加,而家居行业的美乐乐几年时间销售突破十亿,给低迷的涂料行业注入了一只强心针。一时间,厂家在各网站平台上开设旗舰店,主流商场全力打造线上购物平台,经销商也开始和团购网站对接,并建立自己的网站。不管是厂家、商场方还是经销商都纷纷“触电”。涂料行业真会出现“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局面吗?理性的分析家居行业特性,就会发现涂料行业做电商,其实是看上去很美。互联网性质和涂料行业的特性注定了涂料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想在短期内,依靠这条路来提升企业的盈利,会远比传统渠道更为艰难。
互联网公司奉行的是免费或者是低价策略,靠的是搭建平台构建企业盈利模式。而涂料企业奉行的规模化或者差异化的策略,靠的是产品本身盈利。现实却是,纯粹的靠销售产品盈利的电子商务公司或者网络平台上的卖家,能够健康盈利(毛利率至少不低于25%)的屈指可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解决了用户听觉和视觉的体验,却无法解决触觉的体验。而涂料消费本身最为核心的一环就是触觉上的体验。没有几个用户会在无法感触的情况下,去购买一个大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