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来LED照明行业价格战、倒闭潮和并购等现象的分析,得出LED照明行业洗牌是市场发展必然结果的观点。经过并购整合、倒闭潮的洗礼之后,照明产业优势资源将向某些企业集中,竞争格局向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态势发展,LED照明行业的格局将初步显形,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价格之战硝烟四起
“价格战”成为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无论任何行业的企业,都会采取一定的价格策略,以期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而“价格战”常常导致厂商间的恶性竞争。从我国目前的LED照明产业市场结构来分析,大流通类的产品竞争已表现出明显的寡头竞争特征。具体表现在企业规模自然变大,具有规模经济特征,且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同质特征,相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
2014年LED照明将迎来新的变局和发展
LED照明行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价格战”的血雨腥风,大型企业希望通过将规模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继续维持在市场中的主动权;中小型企业则希望以低价格为“重炮”,“轰炸”市场。价格战的结果可能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是使行业内大批企业利润下滑、生存困难甚至破产倒闭。有经济学家认为“价格战是一种破坏性竞争,价格战过后,置身其中的,包括挑起者本身,无不伤痕累累,精疲力竭,没有赢家”。然而,许多企业却乐此不疲,连续挑起一场又一场价格战,并且声称这是“企业行为”、“市场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最有效策略”等等。但是价格战使经营者利润下降、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扭曲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价格战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竞争过程中难免“血流成河”,但在LED照明行业没有步入良性发展的时期,价格竞争有利于扩大LED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加快LED照明替代传统照明的周期,实现优胜劣汰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从价格竞争到技术竞争的过渡。尽管如此,价格战依然不能作为长期的市场竞争手段。
2014年,传统照明加快转型,新型企业开始发力,LED照明市场仍是一场价格恶战。
并购整合迎风而上
在过去几年,我国LED照明行业已经出现了企业并购的案例。无论是以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还是股权收购的形式,并购的动机根源皆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获得竞争优势。
韦斯顿协同效应认为“并购会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最明显的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2014年,并购将随着价格战的推进、洗牌的加速,成为LED照明行业新的旋律。产业并购获奖改写目前的行业格局,成为未来企业业务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