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同名品牌拖累大品牌常被“搭便车”
诺贝尔最先是在瓷砖行业中的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名称,就在去年,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不合格商品名单中,诺贝尔品牌赫然在列。然而,上“黑榜”的却是一款坐便器,与诺贝尔瓷砖没有任何关系。
业内人士表明,一般搭便车的都是一些小企业,除非被逼到墙角,一般大牌都会选择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这次诺贝尔卫企打上诺贝尔瓷砖的便车,直接同名注册就有些太过分。
法律规范不完全企业维权困难
这种同名不同厂的现象并不少见,但这并不能简单地划归为违规行为。即便两家企业的品牌名称相同,但经营领域并不搭界,企业只要资质材料齐全,按道理并不违反相关规定。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规定,他们只能根据标识高度相近这一点进行维权。
维权成本高、即便打官司也未必能赢,面对这些未知数,多数企业选择了沉默,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搭便车”者得以在市场中肆无忌惮地生存。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行业内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维权风气,使得企业相互之间此类现象屡见不鲜,且大有“后继有人”之势。
随着一些知名品牌因实木产品质量问题接连被曝光,木制品行业监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4年2月8日,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曾印发《中国木材与木制品行业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号召会员单位及其他木材与木制品经营单位加强行业自律,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抵制不正当竞争,防范业务风险,保障消费者利益,促进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橱柜行业而言,无疑也是具备了重要的意义。
实木橱柜质量问题不断
据国家相关部门对橱柜行业的抽检报告,许多看上去档次很高的所谓的“实木制造”的橱柜,实际上使用的是劣质密度板材,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板材在轧制过程中需要大量黏合剂,而黏合剂中含有甲醛等物质,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橱柜在使用过程中开始挥发,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会直接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实木橱柜作为橱柜行业的一个重要产品品类,因其环保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也因此给了很多不良商家可趁之机,导致实木橱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行业内也亟需出台相关监管规范。
实木橱柜行业需要监管
业内人士透露,随着橱柜行业暴利时代逐步终结,橱柜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些企业只看到销售业绩和扩张速度,为了谋求利润,不惜通过偷工减料压缩成本。与此同时,产品质量不合格、甲醛超标等问题也就成为行业痼疾,屡禁不止。除了质量问题之外,行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纠纷,例如消费者遇到的某些霸王条款、企业的服务态度以及在生产、配送、安装任一环节发生的差错。针对这样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当前橱柜行业缺乏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导致行业内的商家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是良莠不齐。
可建立第三方监督机构
对待上述问题,《公约》中都有相对应的条款覆盖,橱柜行业也可进行参照,但更多的还是立足于企业的自律。业内专家认为,在自律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一个第三方监督机构,充当“仲裁委员会”的角色,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和调解权,在对橱柜企业的经营和服务进行监督的同时,在企业和消费者出现纠纷时能够进行调查取证,并给出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会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