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北京301医院一位张姓的医生这样调侃道。对于笼罩北京多日的雾霾,他多少有点无奈。除了戴上口罩外,他还买了一盆吊兰放在家里,希望能有所帮助。 2月26日,一场小雨悄然降临,一夜微风扫去了多日的雾霾,却难以扫除人们心中的恐惧。对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超非常淡定地说:“其实雾霾损害健康的问题很好解决,把室内环境解决好就可以了。” 雾霾周或成常态 最近,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近1/7国土,10余省整整7天“腾云驾雾”,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看不到太阳和蓝天的日子,口罩成为人们每日出行的标准配饰,甚至连北大校园内的名人雕像也被带上口罩。 为了抵制雾霾,从2月21日开始,北京大部分施工项目已停工。25日,40余家在京建筑开发、建筑施工、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代表签订了《落实绿色施工自律承诺书》。在承诺书中,列举了防治PM2.5污染的各项举措,甚至细化到了“渣土装袋扎口清运”。 2月26日,一场春雨降临,加上偏北风帮忙,京城终于迎来久违的蓝天。据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预计,2月27日—3月6日,由于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北京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的可能性不大。 专家表示,未来随着带来污染的夏季东南风加强,促进扩散的冬季西北风减弱,加之污染物排放累积,当其与气象条件临界点重合时,这种长时间持续的雾霾天气很有可能常态化。 新风系统保呼吸 雾霾之下,蓝天白云成为奢侈品,而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水,这些在我们记忆中稀松平常的东西,正在加速远离城市生活。细雨让雾霾暂时散去,但人们心中的隐忧却难以云开雾散。 王智超认为,人们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工作、生活,不论是乘坐交通工具、在办公室办公,还是在餐馆吃饭、在家日常生活,基本上是在人造的环境内,真正暴露在室外的时间非常短暂。目前,最根本的生存之道是解决建筑物的新风系统,使人们在室内能呼吸到健康的空气。 不同于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是一种室内换气过滤系统,利用负压的原理让新鲜空气从主卧和客厅进入,从卫生间抽出,加速空气流通,并通过过滤系统有效过滤室外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花粉等杂质,保证纯净空气的进入。因此,在雾天、雪天,新风系统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和尘埃,起到不开窗即可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