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领域的价格改革相对缓慢,可以说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导致当前能源产品比价关系不合理、上下游之间价格传导不畅、价格构成不完整等弊病。在解决价格矛盾时,仍存在政府直接管制,以调代改、以短期顺价和调价来缓解长期的供求和上下游矛盾的认识偏差和指导思想误区。预计三中全会后,能源价格改革步伐将加快,改革的方向是让市场供求关系成为价格决定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力量,尽可能缩小政府制定和干预价格的范围和程度,向市场定价、以放为主的新机制转变。 我国眼下已进入了“三中全会时间”,国内外都在预估全会将会释放哪些改革与发展的信息,都在期望能通过改革释放巨大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论及新一轮改革的具体内容,当前受大家关注的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所提出、简称为“383方案”的设想,即“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基本思路和行动方案。“三位一体”指的是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八个点改革领域”涉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基础产业、土地、金融、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机制、涉外经济体制;“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指放开准入,引入外部投资者,加强竞争;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设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 “383改革方案”确实可以说改革力度。比如在能源领域,与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的快速增长相比,当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远远落后,体制改革始终在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结合和平衡中蹒跚前行,还存在市场主体不健全、市场竞争不充分、能源价格未理顺、行业管理不够集中、行政管理色彩浓、法律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按“383改革方案”的行动路线,改革后的能源领域将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崭新面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步理顺,能源领域行政管理色彩逐步淡化;能源市场准入方面将有实质性进步,能源市场主体多元化和企业产权多元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市场结果将迈向“X+1+X”结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市场信号对能源行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更好发挥;能源领域配套和监管制度建设将更加健全,能源价格的国际话语权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