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琅和费激光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熔合透明塑料件的激光焊接技术上取得突破。据这家总部设在德国亚琛的研究团体称,截至目前,在此类焊接所用的两个塑料件中,一个必须为透明件,使激光能穿透其中,而另一个部件必须具备辐射吸收能力。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不得不把灰粒也混入到塑料件中。 项目经理AlexanderOlowinsky说:“到目前为止,人们通常只能选择一种塑料组合:那就是透明色和黑色。而在许多应用领域-比如医疗技术-都需要焊接两种透明塑料件。” 夫琅和费激光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各类透明聚合物的吸收光谱展开了研究,确定了可吸收激光辐射的波长范围。随后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与此类波长匹配的激光系统,还有可聚焦光束确保精准焊接的特殊镜片。 研究人员现在继续进行这项由欧委会提供资金支持的PolyBright项目,设法把合适的吸收谱带和匹配的光源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在持续增长,国内不少城市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当前处理生活垃圾的基本原则。我市开工建设的一条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示范线,采用新技术让生活垃圾“变身”水泥原料,在技术、设备和实践层面均在国内先行一步。 卫生填埋垃圾,并非最佳选择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约1.7亿吨,年增速约为8%。常用的处理方式以填埋、堆肥或焚烧为主,但都存在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污染的可能。 具体到我市。市环境卫生监管处副处长张珞介绍,目前洛阳市区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约有38万吨,主要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在城市东部、西部分别设立盘龙冢、张落坪两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虽然这种处理方式有积极一面、符合现实情况,但其弊端十分明显:要占用土地资源,盘龙冢垃圾场占地约980亩,张落坪垃圾场占地约620亩;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用填埋方式没有实现减量化处理,如盘龙冢垃圾场设计使用年限33年,张落坪垃圾场设计年限只有15年,一旦达到库容势必要再设新的垃圾场;尽管采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处理方式,但毕竟会产生异臭、存在二次污染环境的可能。 袁曙光是中信重工下属的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对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他认为,这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卫生填埋处理相当于卫生填埋储存,把这个难题留给了子孙后代”。 卫生填埋方式,在客观上增加了城市居民的负担。从2006年7月1日起,我市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开始对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垃圾场无害化处理全过程所发生的运行和管理费用。其中,城市居民按户计收,每户每月5元。 去年5月,一拖集团老科协的邹世全、高世正联名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文,提出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洛阳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文章指出:“生活垃圾是人们生活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这些物质都来源于大自然,都应该经过无害处理回归到大自然中去。而用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是不能做到使它无害地回归大自然的良性循环的。”“(生活垃圾)贵在处理,禁、罚、搬都不是好办法。” 文章发出不到一周,市建委即作出了答复,最后明确表示:“在适当时间我市会推进垃圾处理向更高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