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趋势不可阻挡
今年以来,铁矿石期货上市竞赛持续升温。继新加坡商业交易所、印度商品交易所推出铁矿石期货之后,新加坡交易所也于上月推出了铁矿石期货。此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宣布从今年5月12日起将在Globex平台发起基于TSI62%铁指数的铁矿石期货。与此同时,伦敦洲际交易所已经开展了首轮三个铁矿石期货品种的模拟交易,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也在筹备中。
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总监陈伟表示,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已经立项,最大特点是实物交割,将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作。目前铁矿石期货基础准备工作已做好,具体上市时间要按相关部门要求的程序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利群表示,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间,全球期货期权市场的交易量总共增长了60.9%,超过90%的世界500强企业均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2013年SGX矿石掉期成交量预计较2009年增长3000%。钢铁产业链金融衍生产品品种繁多,涉及铁矿石、冶金煤、焦炭、螺纹钢等。
铁矿石金融化的趋势与其定价机制近年来的变化不无关系。2010年,基于年度协议价格的铁矿石国际定价体系崩溃,被以现货矿价格指数为基准的定价机制取代,而且其定价机制越来越短,如今大约半数的交易价格都是以1个月的现货矿价格指数为基准。这也使得铁矿石的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从而催生了对避险工具的需求。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陈锋说,频繁波动的铁矿石价格给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贸易商带来挑战,急需借助金融工具来对冲现货市场的风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利群认为,金融资本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影响力度、影响范围不断加大,是经济全球化、货币资本全球流动、资源全球配置、世界市场一体化、同步化背景下的大趋势。据统计,超过90%的世界500强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但利用金融工具对冲风险是一把双刃剑,产融结合得好,才可以增强体质,平抑经营风险。
钢企需积极面对
记者在2013年铁矿石论坛上了解到,在大面积亏损和贸易国际化的趋势下,国内不少钢厂在新加坡设立了办事处,以便更灵活地参与套保。
2010年以后,进口铁矿石定价周期缩短,从长期协议价格逐渐转变为指数定价。据了解,在该定价模式下,10%—20%的现货招标矿的价格将决定另外80%—90%的协议矿价格。这就造成钢材价格上涨的时候,铁矿石价格会提前上涨,而钢价下跌时矿价则滞后下跌,使得钢厂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随着铁矿石金融属性越来越强,指数定价的模式将逐步向期货市场定价转变。能否很好地利用铁矿石金融工具,规避矿价波动的风险,寻求更有利的矿价,已经成为国内钢厂必须面对的课题。